汉滨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欢迎您!
全国人大 | 陕西省人大 | 安康市人大 | 汉滨区政府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监督视窗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手机尾号“6666”,经过8轮竞价,最终以1.88万元成交!
编辑:张勇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01 19:36:42    来源:汉滨人大   点击次数:1396

3月26日,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执行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时,通过网络司法拍卖的方式处置被执行人的手机号码。

download.jpg

2018年,梁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张某借款。因未按时还款,张某诉至汉滨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被执行人躲避执行,其名下也无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动产及不动产。

为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有效化解执行难题。执行法官经反复查阅执行反馈结果,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在某通信公司有一个“152XXXX6666”的移动手机号码。而手机号码使用权也是一种无形资产,特别是一些稀缺的“靓号”,他的价格甚至超出人们的想象,所以办案法官犀利地察觉到,该手机号码属于“稀缺资源”,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为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法官立即向通信公司送达了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查封该号码,查封期间不得办理注销、过户等手续,同时将该情况告知双方当事人。3月26日,该手机号码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共有3人缴纳保证金参与竞拍,26人设置提醒,958人次围观。以1.6万元起拍,经过8轮激烈竞价后,最终以1.88万元成交。

这是汉滨法院首列通过公开拍卖被执行人“靓号”来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也是汉滨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深挖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取得的又一胜利战果。

现如今,个人财产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现金、存款、房产、车辆等,从PC端和移动APP端衍生的手机号、网络账户、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也应纳入个人财产的范畴。虚拟财产变现打破了常规有形资产处置的思维定式,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提供了化解新思路和新路径。(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聂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