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吉河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动民生事项落实落地。近日,随着备受瞩目的汉滨区迎风至吉河公路自力至吉河段道路的顺利通车,这条惠及1.3万群众的“民心路”,终于从蓝图变为现实,成为吉河镇民生工作的又一亮眼成绩单。
“这条路我们盼了好多年了,今天终于通车了,以后出门再也不用走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了!”高水社区村民徐信斌激动地说道。自力至吉河段公路是汉滨区迎风至吉河县乡道主线段,也是吉河镇群众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主动脉。该道路全长6.15公里,沿线涉及4个行政村,惠及群众1.3万人。受安岚高速建设施工影响,原路基路面受损十分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破烂,安全隐患多,给沿线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修通这条路,成为当地群众多年来的最大心愿。
“吉河的自然山水优美,前几年交通条件差,来的游客少,我们的农家乐几乎没有啥生意,现在路修好了,节假日来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能增加了。”农家乐业主曾中府笑着说道。这条道路的修建,不仅关乎群众的出行便利,更关系到沿线村庄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群众的呼声就是人大代表履职的方向。吉河镇人大代表始终坚持“为民代言、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积极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在了解到自力至吉河段公路沿线群众的迫切需求后,区、镇人大代表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沿线村庄,收集群众意见,并在镇人代会上提出“关于修建自力至吉河段公路的建议”。
“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镇人大代表徐信周说道。2024年,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汉滨区迎风至吉河公路自力至吉河段改建工程(一期)建设项目被列入汉滨区重点民生实施项目之一。
吉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力至吉河段公路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成立了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日调度、日督导、日通报”机制,紧盯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强化过程管理,克服调体量大、资金短缺等问题,倒排工期、昼夜施工、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修路是惠民利民的好事,我们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吉河镇党委书记卜兆芬表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将自力至吉河段公路打造成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经过不懈努力,自力至吉河段公路终于全线通车。如今,平坦宽阔的马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道路,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农产品运输更加便捷,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这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题,更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路修好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自力村的村民程加亮笑着说道。如今,高水社区、自力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了中药材地龙、养牛、陆基圆桶养鱼等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乡村旅游,村民的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自力至吉河段公路的建成通车,既是吉河镇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也是镇党委、政府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吉河镇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办成了一批百姓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开通了吉河公交线路、新建马坡岭便民市场、加装吉河口景观护栏、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完成了集镇改造。全力改善农村水、电、路等条件,实施水毁公路修复45公里、生命防护及完善工程14.3公里,道路改扩建5.19公里,养护道路186公里。持续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多处饮水工程得以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吉河卫生院公共楼建设项目已竣工,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全镇适龄儿童少年无一人失学辍学,在校就读学生“应助尽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吉河镇将以自力至吉河段公路通车为契机,坚持从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奋力谱写吉河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
|
版权所有:汉滨区人大网 网址:www.hbrdw.gov.cn IPC备案号:陕ICP备17021723号
主办单位:汉滨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汉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安康市汉滨区香溪路19号 联系电话:0915-3213611 邮编:725000